我心中的環投——王廣春發表時間:2021-04-07 15:17 我愛吉林,因為我的家鄉在這里,我更愛環投,因為我的工作在這里。2018年4月份入職環投公司至今,我從最初主要負責吉林市霧凇中路垃圾場場無害化處置工程1個項目,到如今主要負責五個開工項目,環投培養了我,我會用我所有的精力與熱誠回報環投。 說起自己的企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對自己的工作環境有所期待,雖然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幾乎是所有上班族的夢想,但誰都知道現實中這樣的工作是可遇不可求。我結合日常工作和對環投的愿景,現總結如下幾點,希望能給環投提出點實質性的建議。 一、我心目中的環投要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穩步增長的業績。 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這常常是我們形容企業與個人關系的良好表達,因為我們都知道,個人的前途和命運與企業的發展密不可分,企業興盛我光榮,企業落敗我受窮。有誰不希望自己的公司耀眼榮光,蒸蒸日上呢?想要公司實現長足發展,就需要一定數量的核心人才。核心人才的界定是企業建立人才培養機制的基礎。那么到底哪些人才被界定為企業核心人才呢?一般情況下,在企業中,核心人才是那些居于重要崗位,占員工總數20%,但卻創造公司80%收益的人才。企業選好、用好、育好企業所需的專業核心人才,給企業帶來的效益不可估量,因而核心人才培養成為企業當前的首要戰略任務。企業核心人才的培養關系著企業高效益的創造、營運效率的提升。 在界定企業核心人才的基礎上,需要進行的工作就是怎樣繼續培養這樣的核心人才,為企業所用。這就需要耐心,形成“確定需培養人才——培養實施——效果評估——確定需培養人才”這樣一個循環機制,不斷完善,多元培訓,從而真正培養出企業需要的核心人才。 二、我心目中的環投要有良好的企業文化環境和激勵機制,即一手抓文明一手抓建設。 人是一種高級的感情動物,有著對社會地位和情感生活的雙重需求,一個只講效益不注重人文關懷的企業會降低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會讓員工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而能同時滿足員工個人物質和心理需求的企業一定是很受上班族青睞的。企業文化的落地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借助多種手段和力量通過長期的累積而達成。無論是企業文化的內容,還是企業文化的宣貫與培訓、企業文化活動的籌劃,以及相關的行為規范與制度安排,都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然而,企業文化落地最為關鍵的是解決員工的“內生動力”,變“要我做”為“我要做”,自覺向組織目標靠攏,自覺按照企業文化所倡導的方向邁進,使個體行為與組織行為保持高度一致,而完善的激勵機制的建立,能夠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激勵機制通過一套理性化的制度安排來反映激勵主體與激勵客體的相互作用,從物質、精神等多個層面激發員工的潛力,鼓勵員工的正向行為。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什么樣的激勵機制,就有什么樣的企業文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激勵機制是連接企業文化與員工行為的橋梁,是引領員工走向企業文化目標的關鍵驅動因素。 最后,希望環投為個人搭建自我發展和學習的平臺,有選拔人才的機制和標準。在保持銳意進取的同時也讓員工多些培訓學習的機會,讓每一個員工都盡可能成為一個能與企業共擔風雨共同成長的新型社會人! 我相信,我心目中的環投定是人心所向,眾望所歸,蒸蒸日上的!我愿與各位同事一起,為環投添磚加瓦!
文章分類:
風采
|